• 行业咨询
  • 品牌营销
  • 集微资讯
  • 知识产权
  • 集微职场
  • 集微投融资
  • 集微企业库
搜索
爱集微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爱集微APP扫码下载
集微logo
资讯集微报告舆情JiweiGPT企业洞察
集微视频
登录登录
bg_img
search_logo
大家都在搜

产业观察:美国人才迁徙难逆,诺贝尔奖得主急发“求救信”

作者: 姜羽桐 04-04 19:00
相关舆情 AI解读 生成海报
来源:爱集微 #孔龙# #复旦# #归国潮#
5.3w

(文/姜羽桐)3月底,一则消息在半导体产业圈传开:美国苹果公司总部首席工程师孔龙已入职复旦大学,担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其研究方向为射频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数模混合模拟计算芯片、高速数据接口集成电路。

根据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在官网公布的孔龙的简历:2007年—2011年本科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2016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电子工程学硕士、博士;毕业后入职甲骨文公司,并于2017年出任苹果公司总部首席工程师,负责研发并量产苹果公司的3款射频SoC芯片。

图源 /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官网

这份堪称完美的简历却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不少媒体冠以“顶级人才”“苹果大牛”的头衔,反对声音则质疑“博士毕业一年就成首席工程师”......多方争论令这一利好事件蒙上负面阴霾。有长期关注苹果公司的业内人士指出,作为科技巨头核心高管职位,人员变动通常会有公开披露,但苹果公司近期未发布相关公告;另有网友指出,孔龙领英页面仅显示其在苹果担任“Wireless”相关职位,未提及“首席工程师”头衔。集微网就此向复旦在内的多所高校人士求询,对方均表示不便深谈,而结合复旦随后撤下孔龙简历之举,其苹果公司的职位可能存在过度翻译或信息混乱问题。但无论如何,孔龙归国任教仍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情,更是近年来专家学者踊跃归国的一个缩影。

图片 / 社交平台相关讨论

无独有偶。电动汽车控制系统专家徐福国日前放弃一项由日本政府资助、投资高达45亿日元的重大项目,转而加入大连理工大学。更早前,屡获殊荣的人工智能专家和计算机科学家齐国君离开美国,入职西湖大学领导“MAPLE实验室”团队;曾在苹果公司参与研发3款M系列芯片的技术专家王寰宇宣布入职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归国的专家学者名单越拉越长,至少还包括——七院院士、国际力学、材料和工程科学领域顶级专家高华健,剑桥大学物理学家、可穿戴技术专家贠国霖,核子物理学家刘畅,国际算子代数的领袖之一、国际数学家林华新,电气与人工智能领域学者张翔昱等。《联合早报》梳理认为,去年以来至少有17名顶尖科学家从海外回到中国。

随着大量国际人才返回中国,外界惊呼西方人才,尤其美国人才(回国的专家学者中,超七成来自美国)“逆向迁徙”已势不可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公共政策与全球事务课程助理教授骆明辉曾公开表示,越来越多中国学者选择海归,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为招募顶尖科学家,在薪酬、补助和实验室等方面推出更有吸引力的激励措施;另一方面则与华人科学家在海外受针对的危机感加重有关。

首先,特朗普的首个总统任期内,美国司法部启动了臭名昭著的“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以打击经济间谍、保护知识产权为借口,对华人专家学者大肆骚扰迫害,2018年当年就有超千名研究者离开美国,回到中国。随着特朗普再返白宫,缩减研究经费、施压高校“自我审查”等一系列新政策变本加厉,让诸多缺乏归属感、担心政治环境进一步恶化的外籍学者专家重新思考未来。

事实上,就在当地时间3月31日,约1900名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学院成员公开发出“求救信”,呼吁特朗普政府“停止对美国科学事业的全面攻击”,多达1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公开信中签名,他们认为特朗普政府正“重创美国科学事业”。

其次,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一系列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完善,对人才的吸引越发自信有力。过去5年,尽管全球高层次科技人才格局历经深刻变革,中美两国牢牢占据主导地位,但人才占比走势却截然不同——美国高层次科技人才数量从2020年的36599人逐年下滑至2024年的31781人,中国顶尖科学家人数从18805人飙至32511人,全球份额占比从16.9%跃升至近28%,居全球首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国家创新指数综合排名世界第10位,相比2012年的第20位提升10个位次,是近十余年来进步最快的国家。

最后,从半导体产业视角看,人才“逆向迁徙”本质上是有了“用武之地”。当前,中国在该领域不但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还同时具备了巨大的发展潜力——2024年芯片产量突破4514亿颗,占据全球超三成产能。SEMI预测,到2027年,中国将有41座晶圆厂投产,高于全球其他任何地区。而高校端,诸多集成电路学院、创新平台、实践基地雨后春笋般成立,亟待一批富有经验的学者专家带头推动半导体事业发展(反之,围绕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大力开展教育的各大高校也试图通过宣传有为之士归国,为后续招生工作造势)。

中美科技竞争愈加激烈的当下,动辄挥舞“制裁”“关税”大棒的美国多少有些外厉内荏——虽然还保持着强大的创新能力,以及位居全球前列的科研实力,但一系列恶政还是轻易击穿了信心,并不断动摇科技界对美国的信任,美科学家联名谴责特朗普政府“破坏科学事业”就是明证。此消彼长之下,中国科技发展却比想象中还要坚韧,“DeepSeek时刻”层出不穷,一大批具有强大竞争力的“超级企业”迅速崛起,专家学者归国一展所长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这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吗?

责编: 张轶群
来源:爱集微 #孔龙# #复旦# #归国潮#
分享至: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相关推荐
  • 复旦大学周鹏-王水源团队实现二维晶体管的全面极限微缩与集成

  • 复旦大学徐凡教授团队在具身智能力学领域取得新突破

  • 复旦大学先进光刻胶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 二维半导体“发家史”:从石墨烯到商业化落地还需多久?

  • 突破硅基材料和集成规模!复旦团队研制二维半导体芯片“无极”,成果登《自然》主刊

  • 全球首发!复旦团队研制二维半导体芯片“无极”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

提交内容
    没有更多评论
姜羽桐

微信:

邮箱:jiangrt@ijiwei.com

少年优遊人間


2034文章总数
29.3w总浏览量
最近发布
  • 一周动态:上交所发布科创板成绩单,集成电路企业发展良好;哪吒断网、小米更名(4月29日-5月9日)

    05-09 19:50

  • 一周动态:Yole分析师称“中国主机厂半导体战略领跑全球”;OPPO中国区高层人事调整(4月21日-28日)

    04-28 15:33

  • 瑞芯微陈楚毅:AI芯赋能车载多场景,沉浸体验未来空间

    04-26 10:51

  • CIS巨头亮相慕尼黑上海电子展:思特威的“最芯攻势”

    04-23 07:16

  • 一周动态:中微尹志尧放弃美籍 恢复中国籍;前两月5G手机出货量超4161万部(4月14日-20日)

    04-20 15:38

最新资讯
  • 人工智能服务器需求强劲 富士康Q1利润将大增72%

    17分钟前

  • 美企Global AI获沙特数十亿美元投资,联手打造AI数据中心

    19分钟前

  • 微分智飞完成两轮融资,加速飞行具身智能领域创新

    23分钟前

  • 新时代 新需求 新架构 深度光谱联合创新论坛圆满落幕

    26分钟前

  • AMD、沙特计划斥资100亿美元建设AI数据中心

    34分钟前

  • 三星将斥资15亿欧元收购FläktGroup 进军数据中心领域

    43分钟前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

集微logo
网站首页 版权声明 集微招聘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rss订阅

联系电话:

0592-6892326

新闻投稿:

laoyaoba@gmail.com

商务合作:

chenhao@ijiwei.com

问题反馈:

1574400753 (QQ)

集微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集微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集微app

APP下载

Copyright 2007-2023©IJiWei.com™Inc.All rights reserved | 闽ICP备17032949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50200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