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快讯
  • 机构:Q1比亚迪联网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5%

    机构:Q1比亚迪联网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5%

    市调机构在报告中指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联网汽车市场销量同比增长14%,所有售出的新车中76%配备了嵌入式联网功能。比亚迪联网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5%,仍然是增长最快的品牌。

  • 中国科大揭示相互作用原子自旋的磁场量子放大机制

    中国科大揭示相互作用原子自旋的磁场量子放大机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旋磁共振实验室彭新华教授、江敏教授团队在极弱磁场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将原子自旋的相互作用作为量子精密测量的重要资源,首次揭示相互作用原子自旋的磁场量子放大机制。进而研究团队理论预言并实现了相互作用自旋气体的磁场放大(amplification)与磁场反放大(deamplification)这两种效应,为量子精密测量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相关研究成果于5月8日以“Amplification mechanism with interacting atomic gase

  • 京东方“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专利公布

    京东方“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专利公布

    天眼查显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专利公布,申请公布日为2025年2月14日,申请公布号为CN119446064A。

  • 中国科大实现基于电控圆偏振发光3D显示器的人机交互应用

    中国科大实现基于电控圆偏振发光3D显示器的人机交互应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庄涛涛教授课题组和俞书宏院士研究团队基于设计的高性能圆偏振发光器件,构筑了新型电控3D显示面板,并在信息交互领域实现功能应用。相关成果以“Self-positioning microdevices enable adaptable spatial displaying”为题于5月14日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并选为当期封面。

  • 中国科大突破人类视觉极限,通过隐形眼镜方式实现人类近红外色彩图像视觉

    中国科大突破人类视觉极限,通过隐形眼镜方式实现人类近红外色彩图像视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和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薛天/马玉乾团队,工程科学学院龚兴龙/王胜团队,复旦大学化学系张凡团队,以及国际科研机构共同作为通讯作者,结合视觉神经科学、高分子材料与创新纳米融合技术,通过隐形眼镜方式实现人类近红外时空色彩图像视觉。该研究成果于5月22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Cell上,被Cell press进行News release专题报道。

  • 北理工课题组在高电压锂金属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北理工课题组在高电压锂金属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化学电源与绿色催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孙克宁、白羽教授团队在高电压锂金属电池电解液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

  • 机械系生物制造团队合作构建基于喷墨打印的可多次读写“引物盘”DNA存储系统

    机械系生物制造团队合作构建基于喷墨打印的可多次读写“引物盘”DNA存储系统

    清华新闻网6月11日电 在数据存储领域,DNA存储技术因其高密度、长寿命、低能耗和高安全性等优势而备受关注。近期,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生物制造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引物盘(Primer Disk)的新型数据存储系统,实现了数据追加写入、索引、多次读取等功能(Record-Many-Read-Many Features,RMRM),为大规模DNA数据存档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 研究通过铠甲催化剂表面电子限域效应实现高效酸性电解水制氢

    研究通过铠甲催化剂表面电子限域效应实现高效酸性电解水制氢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能源催化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能源与环境小分子催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邓德会和于良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路军岭团队、大连化物所高效电解水制氢研究组研究员俞红梅团队合作,发现铠甲催化剂表面富集的不对称π电子具有独特的限域效应,可同时提升表面限域铂(Pt)原子的活性和稳定性。基于此,合作团队设计合成了高活性、高稳定性的电解水制氢催化剂,并组装了千瓦级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实现了超低Pt载量、工业大电流密度下的高效酸性电解水制氢。

  • 宝马新世代车型iX3完成首次路试,9月慕尼黑车展发布

    宝马新世代车型iX3完成首次路试,9月慕尼黑车展发布

    凤凰网科技讯 6月11日,宝马中国官方透露,BMW新世代技术平台的首款量产车型iX3试装车已完成全球首次测试。据悉,该车型将于今年9月在慕尼黑国际车展迎来全球首发亮相。

  • 世界首台非硅二维材料计算机问世 有助造出更薄更快更节能电子产品

    世界首台非硅二维材料计算机问世 有助造出更薄更快更节能电子产品

    硅在支撑智能手机、电脑、电动汽车等产品的半导体技术中一直占据着王者地位,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硅王”的统治地位可能正在受到挑战。该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成果:他们首次利用二维材料制造出一台能够执行简单操作的计算机。这项研究标志着向造出更薄、更快、更节能的电子产品迈出了重要一步。

  • 使用寿命超18万小时!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超稳定钙钛矿发光二极管

    使用寿命超18万小时!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超稳定钙钛矿发光二极管

    新华社合肥6月12日电(记者戴威)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肖正国教授研究团队在提高钙钛矿发光二极管(LED)寿命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提出了一种被称作“弱空间限域”的新方法,制备出了晶体颗粒更大、更耐高温的全无机钙钛矿薄膜,成功将LED亮度提高到116万尼特以上,使用寿命超过18万小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期刊上。

  • 何小鹏首曝L3级“算力临点”:2000TOPS只是起点

    何小鹏首曝L3级“算力临点”:2000TOPS只是起点

    在6月11日晚的小鹏G7全球首秀媒体群访中,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与G7产品负责人Nick直面核心技术问题,系统阐述了小鹏自研芯片战略、G7产品定位及市场策略,并首次披露了智能化体验的量化目标。

  • AI掉队、中国市场失速、监管围剿,苹果后乔布斯时代最严峻挑战来临?

    AI掉队、中国市场失速、监管围剿,苹果后乔布斯时代最严峻挑战来临?

    北京时间6月12日,据彭博社报道,很久以来,苹果公司一直令硅谷同行羡慕不已,如今却面临后乔布斯时代最为艰难的时期之一。眼下,苹果正疲于追赶AI领域的竞争对手,其商业模式也在全球范围内遭遇监管机构的攻击。作为苹果的“摇钱树”,iPhone需求依然低迷,尤其是在中国市场。

  • 特斯拉发布改款Model S/X,带来配色、续航等新升级

    特斯拉发布改款Model S/X,带来配色、续航等新升级

    凤凰网科技讯 6月13日,特斯拉通过官方

  • 新型脑机接口系统可实时将想法转化为语言

    新型脑机接口系统可实时将想法转化为语言

    新华社伦敦6月12日电(记者郭爽)英国《自然》杂志日前刊发的一项研究显示,美国研究人员开发的脑机接口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来解码使用者试图说话时的脑电活动,从而帮助患有严重言语障碍的人有表现力地说话和唱歌。

  • GNSS芯片及模块出货量居全球第六,华大北斗正式闯关港交所

    GNSS芯片及模块出货量居全球第六,华大北斗正式闯关港交所

    6月12日,深圳华大北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递表港交所。以GNSS芯片及模块的出货量计,华大北斗是全球第六大的GNSS空间定位服务提供商,在所有中国内地公司中是第二大的全球GNSS空间定位服务提供商,全球市场份额为4.8%。

  • 国产射频声学滤波器公司偲百创完成数千万元融资

    国产射频声学滤波器公司偲百创完成数千万元融资

    近日,偲百创完成数千万元融资,由丰年资本投资。偲百创是一家射频滤波器细分赛道的领先企业,从事射频声学滤波器的研发和销售,拥有全面的先进封装技术,能够为客户提供全套的5G射频前端滤波器解决方案。

  • 机构:5月苹果iPhone在中国市场销量跃居榜首

    机构:5月苹果iPhone在中国市场销量跃居榜首

    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苹果iPhone在5月份占据中国市场销售量榜首,全球销量在4~5月同比增长15%,创疫情以来同期最佳表现。增长主要由中美市场回暖推动,同时在日本、印度和中东也实现两位数增长。面对中国本土竞争,苹果采取降价策略,电商平台对iPhone 16系列提供高达2530元人民币的折扣。

  • 全球首条超宽禁带半导体高频滤波芯片生产线冲刺试生产

    全球首条超宽禁带半导体高频滤波芯片生产线冲刺试生产

    上杭县福建晶旭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基于氧化镓压电薄膜新材料的高频滤波器芯片生产整体建筑形象雏形显现,该项目总投资16.8亿元,建设136亩工业厂区,将建成全球首条超宽禁带半导体高频滤波芯片生产线。

  • 总投资11亿元 扬州国宇电子“汽车功率芯片产能提升项目”正式开工

    总投资11亿元 扬州国宇电子“汽车功率芯片产能提升项目”正式开工

    近日扬州国宇电子有限公司“汽车电子用功率(FRED)芯片产能提升建设项目(一期)”开工仪式在扬州举行,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1亿元,其中一期项目投资5.8亿元,将建设建筑面积达3.7万平方米的厂房,建设一条年产48万片功率芯片的生产线,预计2026年8月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