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芯人物专访报道后,中兴众投总经理闫足博士受到广泛关注。独特的投资理念、坚实的专业能力、干净明亮的气质,让其收获了一批粉丝,闫足博士已然成为投资界近年来闪闪发光的“新人物”。
在翻阅闫足博士近年的主题演讲、圆桌发言时发现,似乎除了对所在机构的介绍外,闫足博士并没有像其他大多数投资人那样“进行机构及自我推介”;有趣的是,每次的介绍几乎一致,“作为中兴通讯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中兴众投依托中兴通讯在ICT行业三十余年的深厚积累及数字经济时代多元产业链条,围绕通信、半导体、信息技术产业链进行投资布局,为科技创新企业注入资本支持、产业资源。希望发挥中兴的行业龙头带动作用,帮助投资企业进入行业头部。”
“眼睛明亮,长得像个学生”,是不少人对闫足博士的初见印象。
回想起与闫足博士的交流,作为一家投资机构的创始人、负责人,似乎从未听其主动提及募资种种、投资理念、退出逻辑,倒是“未知探索、科技创新、社会演进”出现的频次足以令人印象深刻。
记得曾问其对“博士是否很难毕业、放弃科研做投资是否觉得可惜、对当前募投退又卷又难”等问题的看法时,闫足博士回复只一句,“没感觉”。这样的回复并不出乎意料,毕竟这些年我采访过形形色色的投资人。但当我问及“2024年有什么目标和希冀”时,闫足博士笑着说“上人民日报”,我想我会在很长时间内都记得自己当时的空白,更会记得坐在我对面认真、澄澈的眼神。
“我有理想,也有梦想。很巧,我的梦想在理想的不远处”,闫足博士一边轻轻转动面前的水杯,一边继续说道“无论是现在从事的投资,还是过往及未来的其他工作,形式和本质于我而言都是没有差别的。我有所求,也有所图。求,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可以真正为推动国家产业变革升级做出贡献;图,在势不可挡的数智时代,我和我的同事以及不同行业更多人对‘集聚力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自主可控的多产业链条’付诸的巨大努力是有成效的。”
我依旧没有明白这与2024年上人民日报的关系,“以下比喻一定是不恰切的,但我想先这样简单、粗糙的形容。若将‘某一产业内所有企业’视作变量X,‘市场的财务性投资、企业的战略性投资、政府的引导性投资’做为系数矩阵A,在不同系数矩阵作用下将得到不同水准的‘产业Y’。经过数年,X已存在,调整A,是不是得到更好的Y?资源有限、时间窗口有限时,是不是可以将A针对X进行聚焦、倾斜,得到某一时空的局部最优Y。就像几年前神经网络层数并不多时,也有应用场景;等到算力、数据发展到当下节点时,AIGC被有了新的期待。”
“刚说的求与图,是我的梦想。但有了‘投资’这个支点后,梦想可以被近似成可触及的理想了。理想若被广泛支持,距离梦想就更近了。我想了想,‘上人民日报’也许可以被广泛知晓。”
然而就在1月13日,闫足博士的名字出现在人民日报的转载报道上。闫足博士开玩笑说,可能因为许愿许的不够具体,但也说明距离梦想并没有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