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博士生在国际顶级期刊TPAMI发表3篇研究论文

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919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博士生在对抗攻防、事件相机去噪、图像美学计算研究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被领域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TPAMI,一区,IF=20.8)收录,标志着所在科研团队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TPAMI作为人工智能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之一,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收录的研究成果通常代表了该领域的最高水平。

人工智能学院与军事科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生李超作为第一作者,人工智能学院王晗丁教授和军事科学院姚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发表题为“Optimizing Latent Variables in Integrating Transfer and Query Based Attack Framework”的论文。该论文深入探讨了深度学习模型面临的安全性问题,聚焦黑盒攻击场景,提出了一种联合迁移攻击和查询攻击的集成框架,解决了对抗样本迁移性差、黑盒查询率较高等难题。该集成框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利用迁移攻击的思想,通过后接白盒模型,训练能够输出对抗干扰的生成器,并将对抗干扰迁移到黑盒模型上进行攻击,降低模型查询次数;利用查询攻击的思想,使用进化算法优化生成器的输入以提高对抗样本的迁移性。该集成攻击框架具有灵活度高、可扩展性强等特点,通过调整生成器输出可以适配不同的对抗攻击任务。

论文所提方法框架

人工智能学院方华晨博士为第一作者、吴金建教授为通讯作者发表题为“Fast Window-Based Event Denoising with Spatiotemporal Correlation Enhancement”的论文。事件相机是一种新型仿生传感器,与传统相机积分成像不同,事件相机异步捕捉动态信号。受生物视觉系统动态感光机制启发,课题组设计了一款动态感知芯片,研制了一款仿生相机,该相机具备高时间分辨率、大动态范围等特点,在智能制造、自动驾驶、安防监控等领域实现了创新性突破。

自研晶圆、芯片和相机

然而由于差分成像系统信号触发特性,事件流数据伴随着大量噪声,限制了事件相机的发展。现有深度学习的事件去噪方法大多存在可解释性差和实时处理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窗口的事件去噪方法,同时处理窗口内所有事件,大大提升了去噪速度。此外,本文构建了一个新的基于多尺度窗口的事件去噪网络WedNet,并基于时间和空间域的概率分布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时间域中,我们使用时间窗(TW)模块来判断时间相关性以过滤出时间无关的事件。在空间域中,我们选择最大后验概率(MAP)来区分真实世界的事件和噪声,并使用学习到的卷积稀疏编码来优化目标函数,构建了软阈值空间特征嵌入(SSFE)模块。

事件窗口去噪网络

研究成果WedNet在四个公开数据集上实现了最高去噪精度(PSNR:25.73dB)和最快速运行速度(112.17s),为复杂场景中实现实时去噪提供了可能。

人工智能学院黄一珀博士为第一作者、李雷达教授为通讯作者发表题为“Multi-modality Multi-attribute Contrastive Pre-training for Image Aesthetics Computing”的论文。该论文考虑到现有的基于ImageNet数据集的预训练模型往往侧重于高层次语义特征,而忽略了图像中的美学要素,从而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多属性对比学习的图像美学计算预训练方法。借助于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对图像进行多维度人机混合标注,构建了多模态图像美学属性数据集,在此基础上采用多模态多属性对比学习进行模型训练。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图像构图分类、构图回归、美学评价等多种美学相关任务上性能SOTA,相较于常用的ImageNet预训练在六个公开数据集上实现了全面领先优势。该研究成果在手机拍照、网络直播、图像编辑、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以及艺术与设计等众多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多模态图像美学属性数据集的构建过程

基于多模态多属性对比学习的预训练方法框图

论文作者简介:

李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北京军事科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生,师从王晗丁教授和姚雯研究员,目前就职于中原工学院。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录用/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一篇论文被评为TEVC Spotlight Paper。他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对抗攻击与防御、多模态多目标优化以及代理模型辅助的进化优化。

王晗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华山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现兼职计算智能国际顶刊《IEEE Transaction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编委(Associate Editor)。担任演化计算领域顶级国际会议《Genetic and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Conference》、《IEEE Congress of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及多个其他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成员。研究方向包括计算智能、机器学习、代理模型辅助的优化及对抗攻防。

姚雯,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飞行器总体设计与优化、机器学习、可信赖人工智能。发表论文6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3部,授权专利26项。获首届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方华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博士生,本科就读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2020年获得学士学位,同年推免至吴金建教授课题组,并获得哥伦比亚大学(CU)以及南加州大学(USC)等QS TOP30大学offer。目前攻读博士学位,曾在ACM MM(CCF-A类)会议上进行分组报告展示(Oral),并在TPAMI等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目前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图像处理和事件相机去噪。

吴金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华山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分别于2008年、2014年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士、博士学位,2019年破格晋升教授。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陕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发明一等奖、教育部霍英东青年基金等。面向人工智能国家战略及重大需求,长期从事仿生成像、智能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教育部联合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研制了微米级缺陷检测设备、低慢小探测设备等。

黄一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博士生,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联合培养。以第一作者或学生第一作者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录用/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中科院一区和CCF-A类6篇;带领学生队伍获得CVPR NTIRE 2024人像质量评价挑战赛冠军;主持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校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和校“未来杰出人才助力计划”项目3项;参与导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产学研合作项目2项;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信捷企业奖学金等。

李雷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华山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图像/视频质量评价、计算美学、视觉情感分析等;发表中科院一区和CCF-A类会议论文90余篇,Google学术引用7300余次,H指数45,6篇论文入选ESI热点/高被引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与华为、腾讯、OPPO、优必选等公司开展产学研项目合作,获OPPO“产学研优秀合作伙伴”奖,研究成果应用于OPPO ColorOS、腾讯会议等;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5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现为SCI国际期刊Journal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and Image Representation(2021/2023最佳编辑奖)和EURASIP Journal on Image and Video Processing副主编,《中国图象图形学报》青年编委(2022年优秀编委),CSIG情感计算专委会和CAAI智能光学成像专委会常务委员。

责任编辑:冯毓璇

责编: 集小微
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THE END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