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咨询
  • 品牌营销
  • 集微资讯
  • 知识产权
  • 集微职场
  • 集微投融资
  • 集微企业库
搜索
爱集微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爱集微APP扫码下载
集微logo
资讯集微报告舆情JiweiGPT企业洞察
集微视频
登录登录
bg_img
search_logo
大家都在搜

产业观察:上市潮来临,国产GPU还需面对五大挑战

作者: 陈炳欣 2024-11-21
相关舆情 AI解读 生成海报
来源:爱集微 #GPU# #国产替代# #AI# #国产GPU#
5.5w

国产GPU有望迎来一波上市潮。证监会官网显示,摩尔线程近日已在北京证监局办理了辅导备案登记,正式启动A股上市征程。今年的8、9月份,燧原科技和壁仞科技也分别办理了上市辅导备案登记,计划在A股上市。上市无疑可使国产GPU企业借助资本市场获取更多资源,进而促进公司发展,带动产业成长。

但是,行业内此前也传出类似“象帝先经历财务困境”“第二大显卡生产商PC Partner计划迁移注册地到新加坡”等逆风消息,显示出中国GPU产业发展的复杂性。在面临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巨大市场机遇的同时,国产GPU企业也面临来自技术、生态、国际竞争,以及供应链等多方面的挑战。克服这些挑战或许将是国产GPU产业“浴火重生”的契机。

GPU作为显卡的“大脑”,是芯片领域的核心产品之一,妥妥的高端芯片。得益于AI大模型的强势发展,GPU市场持续攀升,无论在大模型训练还是推理过程中,GPU的用量都是最大的。这也使GPU厂商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英伟达位列美股“科技七姐妹”,其市值在2024年已累计上涨180%,一度达到3.37万亿美元,超越苹果公司荣登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宝座。AMD虽然没有那么夸张,市值也经历了显著增长。在第二季度发布亮眼财报之后,AMD的市值一度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

受政策、资本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今年以来国产GPU赛道也是景气度飙升。国内GPU厂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首先是在市场层面,在国内人工智能市场的飞速发展,云计算与边缘计算兴起,以及智能驾驶、VR/AR技术普及等的推动下,GPU 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宽,从日常使用的个人电脑、游戏机扩展到AI和HPC计算领域。根据Jon Peddie Research的最新报告,2024年全球GPU市场预计将超过985亿美元,中国则是这一市场的重要组成。另一方面,受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影响,国产替代成为国产GPU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成为自主可控的关键技术产品之一。

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挑战。首先就是不确定性大增的国际贸易因素。据媒体近日报道消息,全球第二大显卡生产商PC Partner 已计划将公司迁册至新加坡,将显卡生产线迁至印尼,以归避美国商务部的高科技出口管制,中美关系不断恶化,对华的高科技出口管制只会越来越收紧。

其次是持续紧缩的供应链问题。日前台积电已向中国大陆AI芯片用户发送电子邮件,暂停供应所有7nm及更先进工艺的芯片的代工业务,GPU相关芯片厂商首当其冲。供应链的不稳定势必影响国产GPU企业的长期运营与发展。

第三是国际大厂的竞争压力。GPU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国际大厂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国内厂商在技术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与国际大厂相比差距仍然明显。英伟达最新打造的Blackwell架构GB200、B系列等备受关注,年底将陆续量产;消费市场方面,新一代RTX 50系列显卡亦将在今年底至明年初面世。AMD也有消息将在明年首季推出以RDNA 4架构设计的Radeon RX 8000系列,寻求拓展更多市场份额。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是国内GPU厂商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

第四是技术方面的挑战。随着算力的提升,GPU的能耗和散热问题日益突出。GPU在执行复杂计算时会产生大量热量,需要有效的散热解决方案。近来英伟达就频频传出新款GPU出现过热问题,影响产品稳定性。可见相关技术的挑战性。此外,尽管GPU在并行计算方面具有优势,但可编程性和灵活性相对较低。这就限制了GPU在某些特定应用中的使用,尤其是在需要高度灵活性和定制化的场景中。提高GPU的可编程性和灵活性,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是GPU算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第五,对于国产GPU企业而言,更大挑战还是来自生态的构建。英伟达之所以能在GPU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构建的CUDA生态。这一生态不仅涵盖了硬件、软件、通信和存储等多个领域,还形成了强大的开发者社区。相比之下,国产GPU在生态建设上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成熟的软件工具和开发者支持,限制了其市场拓展能力。国产GPU企业需要积极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同时通过开放平台等方式吸引开发者加入,形成良性循环。这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硬件、软件、应用等多方面的协同努力。

2024年即将过去,2025年GPU市场的发展前景更加令人期待。尽管面临着挑战,但创新和市场需求的持续推动,将为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环境的变化,GPU将继续引领计算技术的发展,在人工智能以及其他各项应用中扮演关键角色。未来,如何把握这一机遇,克服来自不同层面的种种挑战,是国产GPU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责编: 张轶群
来源:爱集微 #GPU# #国产替代# #AI# #国产GPU#
分享至: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相关推荐
  • 东芯入主GPU公司二度欠薪,员工兼职跑滴滴

  • 三星超薄手机发布时间确定,5/13上午8点亮相

  • 国内AI公司云从科技8年亏损超45亿元:研发裁员超50%、高管降薪

  • 边缘AI浪潮来袭,NPU、GPU、FPGA 架构卡位战打响

  • Imagination推新一代 E 系列 GPU,加速边缘 AI 渗透

  • OpenAI将在美国以外投资建设AI基础设施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

提交内容
    没有更多评论
陈炳欣

微信:chenbx2014

邮箱:chenbx@ijiwei.com


408文章总数
1723.7w总浏览量
最近发布
  • 产业观察:极氪中概股回归为国产芯片上市指明方向

    3小时前

  • 苹芯科技 N300 存算一体 NPU,开启端侧 AI 新征程

    05-02 07:38

  • 边缘AI浪潮来袭,NPU、GPU、FPGA 架构卡位战打响

    05-08 09:41

  • Imagination推新一代 E 系列 GPU,加速边缘 AI 渗透

    05-08 09:41

  • 半导体工艺 “军备竞赛”将转向 High-NA EUV,2nm 只是起点

    05-05 15:01

最新资讯
  • 【每日收评】集微指数跌2.3%,中芯国际Q1营收同比增长29.4%

    12分钟前

  • 互联AI的整体价值远超局部之和

    19分钟前

  • 松下计划全球裁员1万人

    23分钟前

  • 兴森科技:FCBGA封装基板处于小批量生产阶段

    37分钟前

  • 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飞行体生产许可证申请获民航局受理

    38分钟前

  • Microchip第四季度营收9.705亿美元,实施库存削减战略

    1小时前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

集微logo
网站首页 版权声明 集微招聘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rss订阅

联系电话:

0592-6892326

新闻投稿:

laoyaoba@gmail.com

商务合作:

chenhao@ijiwei.com

问题反馈:

1574400753 (QQ)

集微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集微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集微app

APP下载

Copyright 2007-2023©IJiWei.com™Inc.All rights reserved | 闽ICP备17032949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50200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