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咨询
  • 品牌营销
  • 集微资讯
  • 知识产权
  • 集微职场
  • 集微投融资
  • 集微企业库
搜索
爱集微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爱集微APP扫码下载
集微logo
资讯集微报告舆情JiweiGPT企业洞察
集微视频
登录登录
bg_img
search_logo
大家都在搜

各地加速布局 政策技术共助充电产业向好

作者: 集小微 02-25 15:23
相关舆情 AI解读 生成海报
来源:经济参考报 #小鹏# #大众# #BP#
8101

2月24日,记者从财政部获悉,财政部等多个部门发布开展2025年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申报有关工作的通知。此外,近日北京、河南、安徽等地也密集发布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加速布局。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持续发展,我国充电设施也在持续完善,不仅数量不断增长,布局也进一步完善,政策、技术等多方利好助力补能产业良性发展。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以下简称充电联盟)数据,2025年1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9.5万台,同比上升49.5%。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为18.1万台,同比增长222.5%,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为21.4万台,同比上升2.9%。截至2025年1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321.3万台,同比上升49.1%。

市场也关注到了充电产业的潜力。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从企业注册数量趋势来看,近十年间,充电桩相关企业的注册数量呈现出显著的逐年增长态势,并在2024年达到顶峰,达17.4万余家。

充电基础设施的快速增长,不仅得益于市场需求的推动,更离不开政策的有力引导。

为加快补齐农村地区公共充换电设施短板,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日前,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申报有关工作的通知,此次共有75个试点名额,中央财政奖励资金专项用于支持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作。

各地也在积极布局充电设施的建设。北京市发布的《新能源汽车高质量超级充电站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底,建成超级充电站1000座以上,超充桩2000个以上,城六区服务半径达到1公里,主流超充车型(800V电压平台)在超充桩平均一次充电时间可降至15分钟左右。河南省也在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根据《2025年河南省重点民生实事工作方案》,全年计划新建公共充电桩2万个以上,加快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最后一公里”问题。《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2025年工作要点》提出,全年建成2.5万个公用充电桩、2.3万个专用和自用充电桩,实现“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

在政策推动的同时,技术创新也在为充电设施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在上海市徐汇区的三汇路充电站,记者看到,尽管固定充电桩已被占满,但现场的工作人员仍然在引导车辆入内充电。一辆无人智能小车缓缓驶向需要充电的车辆,成功“握手”后,车辆显示屏显示出半小时的待充满时间。

这正是上海市首个“光储充放”一体化项目,于2月6日在徐汇区三汇路充电站正式投用。据了解,该站不仅实现了“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高效能源利用模式,还配备了智能移动储充车,集储电、充电、放电于一体,一次储电达104度,充电功率达60千瓦。

“这一项目不仅为电网削峰填谷提供了支持,也展现了充电设施与能源管理深度融合的未来发展方向。”国网上海市南供电公司营销部曹一凡说。

“实际上,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普及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充电设施的技术创新将成为未来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充电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例如无线充电、移动充电等自动充电方式的应用场景将不断增加。同时,清洁能源的利用也将成为充电设施的重要发展方向。

值得关注的是,车企之间的合作同样为加速充电设施布局完善提供了助力。小鹏汽车日前宣布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bp pulse等企业达成合作,共同打造充电网络。小米汽车也在日前宣布将与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开始充电网络合作,三家车企旗下充电桩入驻小米充电地图。

“充电设施的建设不仅需要政策引导,还需要技术、商业模式和政策支持的协同推进。未来,充电设施将与智能网联汽车深度融合,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服务。”仝宗旗说。

【责任编辑:周靖杰】

责编: 集小微
来源:经济参考报 #小鹏# #大众# #BP#
分享至:
THE END
相关推荐
  • 小鹏汽车4月交付35045台,同比增长273%

  • 奇瑞汽车拟收购大众德国两厂 布局欧洲市场

  • 全球首款分体式飞行汽车预计明年量产交付

  • 何小鹏:人形机器人研发难度远超AI汽车,2026年实现规模化量产

  • 大众汽车集团与法雷奥和 Mobileye合作,为未来横置发动机车型强化驾驶辅助功能

  • 小鹏汽车2024财年总收入408.7亿元,同比增33.2%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

提交内容
    没有更多评论
集小微

微信:

邮箱:


3858文章总数
5449.3w总浏览量
最近发布
  • 超5亿元!华大半导体正挂牌出售全芯智造11.97%股权

    6小时前

  • 英美就关税贸易协议条款达成一致

    22小时前

  • LG电子在印度开建第三座制造工厂,未来4年将投资约6亿美元

    23小时前

  • 零一万物联创戴宗宏离职创业,获得创新工场投资

    23小时前

  • 证监会主席吴清:人工智能引领科技产业浪潮

    24小时前

最新资讯
  • 一周动态:上交所发布科创板成绩单,集成电路企业发展良好;哪吒断网、小米更名(4月29日-5月9日)

    51分钟前

  • 半导体关税“重拳出击”:美国科技霸权又“作茧自缚”?

    1小时前

  • 正强股份:直接对美出口占比小,关税影响可控

    2小时前

  • 卓驭智驾方案已上车20余款量产车型,尚有30余款新品即将上市

    2小时前

  • 江淮汽车4月销售汽车3.08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均下降超三成

    2小时前

  • 从“服务者”到“共建者”:爱德万测试30年与中国半导体的双向赋能

    13小时前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

集微logo
网站首页 版权声明 集微招聘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rss订阅

联系电话:

0592-6892326

新闻投稿:

laoyaoba@gmail.com

商务合作:

chenhao@ijiwei.com

问题反馈:

1574400753 (QQ)

集微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集微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集微app

APP下载

Copyright 2007-2023©IJiWei.com™Inc.All rights reserved | 闽ICP备17032949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50200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