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咨询
  • 品牌营销
  • 集微资讯
  • 知识产权
  • 集微职场
  • 集微投融资
  • 集微企业库
搜索
爱集微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爱集微APP扫码下载
集微logo
资讯集微报告舆情JiweiGPT企业洞察
集微视频
登录登录
bg_img
search_logo
大家都在搜

2024年业绩再创新高!地平线坐实智驾平权“最大公约数”

作者: 黄仁贵 03-21 18:48
相关舆情 AI解读 生成海报
来源:爱集微 #地平线# #智驾#
7.2w

3月21日,地平线Horizon Robotics(以下简称“地平线”)发布港股上市后的首份年度报告,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3.84亿元,同比增长53.6%,相较2021年的4.67亿元营收,三年复合增速达72.19%;营收高速增长同步拉动地平线2024年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年内毛利润为18.41亿元,同比增长68.3%,相较2021年的3.31亿元毛利润,三年复合增速达77.18%,毛利率也由2021年的70.88%,提升至2024年的77.3%。

作为行业领先的乘用车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地平线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业务始终保持高速增长势头,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57.2%至23.12亿元。其中,产品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1.2%至6.64亿元,占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业务比例为27.9%,毛利润为3.08亿元;授权&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0.9%至16.47亿元,占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业务比例为69.1%,毛利润为15.16亿元。

地平线首份满分年报背后,蕴藏着哪些增长逻辑?未来走势又将如何?

全民智驾时代大幕开启

2025年春节刚过,多家中国汽车品牌陆续发布全民智驾战略,先是长安汽车于2月9日发布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2.0”计划,2月10日市场又迎来比亚迪智能化战略发布会,随后,吉利汽车、零跑汽车、奇瑞集团、小鹏汽车、鸿蒙智行也陆续官宣各自的智驾成果,除了本土车企,特斯拉中国、广汽丰田、上汽大众等车企也在智驾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伴随越来越多车企发布智驾战略,汽车行业正式拉开全面智能化的序幕。

根据灼识咨询数据,全球智能汽车销量预计将从2023年的3950万辆提升至2030年的8150万辆,渗透率将从65.6%提升至96.7%;其中,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乘用车市场,智能汽车销量预计将从2023年的1240万辆提升至2030年的2980万辆,渗透率将从57.1%提升至99.7%。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智能汽车基本都是辅助驾驶车型,随着车企开启全面智驾时代,预计全球高阶智驾车型占智能汽车的比重将由2023年的6.9%(约270万辆)迅速提升至2030年的65.7%(约5350万辆)。而中国作为全面智驾的领先市场,高阶智驾占比预计由2023年的12.4%(约99万辆)迅速提升至2030年的80.4%(约2400万辆)。

智能化车型的快速普及,将让智驾方案商直接受益成长。其中,地平线是国内数十家智驾方案商中为数不多能同时提供软硬一体方案的企业之一,其于2021年开始大规模量产,至2024年,全年交付智驾产品解决方案290万套,同比增长38%,累计交付量达770万套,交付规模位居国内第一。

其中,高级辅助驾驶领域市场份额于2022年为3.7%,随后进入快速增长期,2023年出货85万套,市占率为21.3%,2024年市占率进一步提升至超40%,稳居国内第一;高阶智驾方案市场份额也已跃升至行业第二。

目前虽然尚未有L3级量产车型上市,但以高速领航辅助驾驶(NOA)为代表的部分L3级智驾功能已在加速上车,预计将由2024年的197.47万辆(搭载率8.62%)提升至2025年的500万-600万辆(搭载率提升至30%),而且NOA上车车型已从20万元以上快速下探至7万元级,如比亚迪海鸥等。

受益汽车智能化快速发展,地平线的市场份额还在持续提升之中,截至2023年末,其累计定点车型达210款,2024年又新增超100款车型定点,累计超40家全球车企定点车型超310款,智驾产品解决方案累计交付量即将突破1000万套,将成为国内首个千万级交付的智驾科技企业,夯实其国内头部智驾方案供应商的地位。

打造智驾平权“最大公约数”

据不完全统计,不包括自研智驾方案的车企,国内第三方智驾供应商数量超过60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地平线之所以能够在短短4年时间就从开始规模量产跃升至行业第一,与其持续的研发创新分不开。

数据显示,地平线于2021年-2024年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1.44亿元、18.8亿元、23.66亿元、31.56亿元,年复合增速达40.25%,其研发投入规模在目前已披露数据的第三方智驾方案公司中,处于断崖式领先地位,如2023年,其研发投入是第二名的1.74倍。

高研发投入下,地平线快速构建起自己的技术护城河。经过10年的开发、测试和迭代改进,地平线已构建起Horizon Mono、Horizon Pilot及Horizon SuperDrive(以下简称“HSD”)三大覆盖主流辅助驾驶(L2级)到高阶自动驾驶(符合中国监管合规的L2+级)的自动驾驶方案。

其中,Horizon Mono嵌入征程2或征程3处理硬件,可实现自动紧急制动(AEB)及智能大灯(IHB)等安全功能;Horizon Pilot嵌入征程3或征程5处理硬件,提供NOA、停车辅助等功能;Horizon SuperDrive嵌入最新的征程6处理硬件,是地平线的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能够应对各种复杂路况。值得一提的是,地平线早在2016年便率先提出了自动驾驶端到端的演进理念,新一代征程6处理硬件基于地平线最新的BPU Nash架构,能够更好地支持业界最新的主流算法架构,包括BEV Transformer,支持在单一硬件上实现感知、规划及决策及控制等全栈处理任务,也是国内唯一满足全阶智能驾驶量产需求的系列计算方案。

而基于征程6硬件开发的HSD,得益于BEV Transformer端到端感知架构,突破了高精地图限制,并在12城泛化路演中表现出很好的效果,巩固了地平线高阶智驾第一梯队的地位。

地平线同时提供有面向广泛智驾场景的算法、汽车专用处理架构BPU、算法开发工具链地平线天工开物、高阶自动驾驶嵌入式中间件地平线踏歌、自动迭代改进的软件开发平台地平线艾迪等技术栈,支持为客户提供最佳运算效率和最优成本的自动驾驶方案,被认为是车企实现智驾平权的“最大公约数”。

灵活商业模式提速业绩再腾飞

与市面上单纯的软件智驾方案商和单纯的硬件智驾方案商不同,地平线采取的是软硬协同的开发理念,是中国首家及全球首批设计和开发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以及汽车处理硬件的公司之一,不仅拥有包括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算法框架等专有的软件和算法能力,同时具备设计架构及为处理硬件优化该架构的能力,以及汽车工程能力及量产方面的深厚行业经验。

凭借高度灵活的业务模式,地平线允许客户从算法到软件和开发工具,再到处理硬件的全栈产品中选择任何解决方案或组件的任意组合,支持为车企及一级供应商销售及交付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其中Horizon Mono于2021年开始创收,Horizon Pilot于2022年开始创收,Horizon SuperDrive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开始量产交付。 

凭借在软硬件方面的强大能力,地平线能够设计出更能满足汽车行业中软件和算法不断演进需求的硬件。同时,先进的算法和精密的软件能充分利用地平线的处理硬件潜力,以达到最佳系统级性能。通过上述协同优化,地平线能够为客户提供具有最佳效率、最高性能和最小系统延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基于领先的技术能力以及灵活的商业模式,地平线产品解决方案已获得包括前十大中国OEM客户在内的27家OEM(42个OEM品牌)采用,赋能合作车型超310款,成为500万车主的智慧之选。

随着新定点项目逐步进入量产阶段,将带动地平线业绩快速飙升,其中,地平线作为核心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合作伙伴之一,征程6系列全球首发落地比亚迪天神之眼,2025年2月开启大规模量产交付;理想AD Pro将焕新搭载地平线征程6M,并计划于2025年5月正式推出,前者是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产销企业,后者是全球销量最大的造车新势力。

接下来,上汽、大众、奇瑞、长安、北汽、广汽、东风等汽车集团的合作定点项目也加速落地,将有效转化为地平线业绩并保持高速增长势头。

小结

在全民智驾时代的大潮中,地平线凭借其强大的研发实力、创新的技术方案以及灵活的商业模式,已然成为国内智驾领域的领军企业。随着智能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高阶智驾功能的加速普及,地平线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持续升级。其软硬协同的开发理念和开放式的生态模式,不仅为客户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智驾解决方案,更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树立了标杆。

未来,随着更多定点项目的落地和量产交付,地平线有望进一步巩固其行业领先地位,助力智能汽车产业迈向新的高度,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加智能、便捷的出行体验。

(校对/邓秋贤)

责编: 爱集微
来源:爱集微 #地平线# #智驾#
分享至: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相关推荐
  • 上热搜!小米汽车将智驾更名辅助驾驶

  • 全球首张且唯一ISO 8800证书!地平线获通向全球市场的“安全信任护照”

  • 地平线与电装达成战略合作,强强联手推动高性能辅助驾驶技术应用

  • 地平线与博世深化合作,携手为多家车企提供辅助驾驶产品

  • 强强联合再进阶!理想AD Pro辅助驾驶正式升级搭载地平线征程6M

  • 地平线携HSD亮相上海车展,以“类人”体验加速用户价值兑现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

提交内容
    没有更多评论
黄仁贵

微信:ren378087210

邮箱:huangrg@ijiwei.com

邀您一起关注汽车电子,关注智驾未来!


6092文章总数
26.4w总浏览量
最近发布
  • 中芯国际Q1实现营收163.01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66.5%

    15小时前

  • 华虹半导体Q1实现营收5.41亿美元,同比增长 17.6%

    16小时前

  • 中润光学拟收购戴斯光电51%股权,交易对价为1.58亿元

    16小时前

  • 美关税新政影响加剧,通用、丰田等多家车企预警业绩下滑

    18小时前

  • 中润光学:高端光学镜头智能制造项目二期将于年内投产

    19小时前

最新资讯
  • 国产“抗量子”安全芯片来了!可抵御未来量子计算机攻击

    11分钟前

  • 英飞凌德国智能电源工厂获10亿欧元最终补贴批准

    19分钟前

  • 从“服务者”到“共建者”:爱德万测试30年与中国半导体的双向赋能

    3小时前

  • 【突破】新突破!中国科学院研究的“强磁心脏”实现国产化

    3小时前

  • 【头条】东芯入主GPU公司二度欠薪,员工兼职跑滴滴

    3小时前

  • 【飙升】中国GPU自给率飙升 2027年将达82%

    3小时前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

集微logo
网站首页 版权声明 集微招聘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rss订阅

联系电话:

0592-6892326

新闻投稿:

laoyaoba@gmail.com

商务合作:

chenhao@ijiwei.com

问题反馈:

1574400753 (QQ)

集微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集微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集微app

APP下载

    友情链接:

  • 凤凰科技

  • 雷锋网

  • 财联社

  • 电子产品世界

  • 与非网

Copyright 2007-2023©IJiWei.com™Inc.All rights reserved | 闽ICP备17032949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50200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