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投资额约11.4亿 芯越微、正帆科技半导体项目落户合肥
2.通嘉宏瑞获5亿元融资,系半导体级真空泵“小巨人”企业
3.美程科技完成超亿元新一轮融资,系陶瓷零部件重点“小巨人”企业
4.政策铺路 一线城市领跑自动驾驶赛道
5.旷视科技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蚂蚁集团、联想控股等
6.商务部召开美资企业圆桌会 特斯拉等20余家企业代表参会
1.总投资额约11.4亿 芯越微、正帆科技半导体项目落户合肥
据合肥新站区消息,4月3日,合肥新站高新区与芯越微、正帆科技正式签约。
据悉,芯越微电子材料(嘉兴)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功能性微电子材料(湿电子化学品)研发生产销售,核心产品应用于高端半导体及面板行业的多个关键工艺,其中显影液、刻蚀液、光刻胶剥离液等产品已实现量产,公司致力于打破国内功能性微电子材料被外资品牌垄断的局面,早日实现国产替代。签约的功能性微电子材料项目总投资3亿元,用地面积约32.5亩,从事显影液、刻蚀液、光刻胶剥离液、清洗液、抛光液的生产制造,预计达产后年产值约5亿元。
上海正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制程关键系统与装备、核心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供应链管理、检测与数据等业务。产品覆盖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平板显示、光纤制造和生物制药等领域。签约项目总投资约8.4亿元,占地约50亩,计划建设 ALD (原子层沉积)先进涂层材料及研发中心、超高纯大宗气体项目,其中ALD (原子层沉积)先进涂层材料可用于新型显示、汽车、光伏等领域。
2.通嘉宏瑞获5亿元融资,系半导体级真空泵“小巨人”企业
据泰合资本消息,近日,北京通嘉宏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嘉宏瑞”)完成新一轮5亿元融资,由北京市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领投,上海瑞力投资、未来资产资本等多家机构跟投,B轮股东达晨财智持续投资。资金将用于持续研发真空系统解决方案,不断拓展半导体级应用场景以及招募行业顶尖人才,进一步巩固国内半导体级真空泵的领先地位。
通嘉宏瑞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半导体级真空泵及配套真空系统产品供应商,其主导产品干式真空泵已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显示面板、光伏、LED照明、锂电等行业,该公司产品性能媲美海外,正在对海外厂商形成快速地进口替代。目前已成为华虹集团、比亚迪、北方华创、京东方、隆基绿能、先导集团、华星光电及宁德时代等多个领域行业头部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2024年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荣誉称号。
(来源:泰合资本)
据泰合资本消息,通嘉宏瑞已逐步成为中国半导体级真空泵的龙头企业。在集成电路领域,该公司是国内极少数通过清洁、中等及严苛各个制程段验证的国产企业,且在严苛制程中,产品使用寿命、稳定性、一致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也是国内FAB厂覆盖最全、验证节点最多的国产供应商;在显示面板领域,通嘉宏瑞为国内唯一量产出货的国产品牌,且国产市占率TOP1;在太阳能光伏领域,该公司为严苛制程段(电池片环节)真空泵国内出货量龙头,同时率先布局HJT、钙钛矿等多种技术路线。除此之外,该公司率先在锂电、LED照明、高端医疗等领域推出多款国产真空泵产品,实现多个高端领域的身位占领。
真空泵是用于产生、改善和维持真空环境的装置,是各类工艺制程中的核心动设备,真空泵的性能直接影响半导体的工艺制程与主机台的设备性能,广泛应用于半导体、面板、光伏、科学仪器等国家战略领域与工业经济重点领域。其中半导体领域为市场规模最大、使用场景最多、技术壁垒最高的细分领域,在薄膜沉积、刻蚀、离子注入、光刻等多个工艺制程段,都需要多台不同型号的真空泵配合。
据介绍,未来,通嘉宏瑞以半导体级干式真空泵为基本盘,不断拓展分子泵、真空一体机、真空腔室、关键零部件等新业务,同时形成产品销售、存量汰换、维修保养、零部件销售为一体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逐步成为国内领先的平台级真空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3.美程科技完成超亿元新一轮融资,系陶瓷零部件重点“小巨人”企业
据湖南湘江新区消息,近日,湖南省美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美程科技”)宣布完成超亿元融资,由湘江国投、兴湘资本与高新创投联合投资,资金将主要用于电子陶瓷基地产业化项目扩建、研发投入及市场拓展。该公司计划通过本轮融资扩建新化电子陶瓷产业园生产基地,提升产能与自动化水平;加强新能源汽车用电子陶瓷等核心技术的研发,推动产品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加速国际化布局,拓展海外市场。
(来源:湖南湘江新区)
美程科技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从事先进陶瓷零部件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其产品以高性能氧化铝陶瓷零部件为主,广泛覆盖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储能)、家电、工业自动化、医疗、军工、轨道交通等下游应用领域,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家电等应用领域先进陶瓷零部件的开创者之一。
据湖南湘江新区消息,美程科技核心团队涵盖材料科学、工艺工程等领域专家,经过十多年发展,美程科技已发展成为湖南省先进陶瓷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是国内本土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的领先企业之一。该公司拥有“湖南省电子功能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企业技术中心”“无铅压电陶瓷研发及应用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湖南省新材料中试平台(先进陶瓷材料)”“湖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领域名称:电子功能陶瓷先进制造工艺及装备)”共6个省级科研平台,完成了“呼吸机用人体友好型无铅压电陶瓷及功能器件”等多项国家和省市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项目。美程科技凭借在电子陶瓷领域的技术积累,已与多家行业头部企业建立稳定合作。
据悉,本轮融资后,该公司将加大在湖南湘江新区的研发投入,加速先进陶瓷材料在新能源、继电器、传感器等领域的技术突破。本轮融资中的重要投资者湘江国投是湖南湘江新区下属国企、湘江新区产业基金的指定受托管理机构。湘江国投紧跟湖南湘江新区决策部署,聚焦股权与创投主业,将新区产业版图作为投资蓝图。
4.政策铺路 一线城市领跑自动驾驶赛道
自动驾驶作为人工智能赋能汽车行业的典型应用场景,既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新赛道,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产业化进程加速,越来越多的城市开放了自动驾驶的多场景示范应用。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聪明的车”+“智慧的路”构成的中国特色智能网联汽车正在完成生态闭环。
北京:自动驾驶迈入“法治时代”
4月1日,《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正式施行,支持自动驾驶汽车用于个人乘用车、城市公共汽电车、出租车、城市运行保障等出行服务,符合条件的自动驾驶车辆可开展道路应用试点。与此同时,该条例对车辆的上路通行管理作出了详细规定,明确了企业开展自动驾驶汽车创新应用活动分为三个阶段: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和道路应用试点,并建立了安全评估制度,标志着自动驾驶正式迈入“法治时代”。
近年来,北京自动驾驶领域的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自2020年在亦庄规划建设了全国首个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以来,北京已实现600平方公里车路云一体化基础设施覆盖。百度、小马智行、新石器等头部企业聚集北京,测试里程超过全国总里程的四分之一。
3月13日,北京市区首次开放火车站场景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市民可通过手机App预约北京南站与北京亦庄之间“接驳出租车”,付费体验这一自动驾驶线路。目前,自动驾驶企业文远知行、小马智行均已开启北京南站自动驾驶出行接驳服务。
据介绍,北京南站的自动驾驶接驳服务覆盖从北京亦庄225平方公里范围内打车点往返南站的复杂线路,包含了自动驾驶示范区开放的两条长度为16公里和29.3公里的接驳线路,并解锁了北京环路、高速路、三环内道路的部分路段,包括南五环、南四环、南三环及三环辅路、京开高速,以及开阳路、马家堡西路的自动驾驶行驶场景。
目前,北京正加速推动包含“五站两场”在内的重点场站等自动驾驶接驳场景的开放。除了已开通的大兴机场和北京南站,“五站两场”还包括首都机场、丰台站、朝阳站、清河站和城市副中心站。未来,北京将有序推动自动驾驶汽车驶入更大范围、更广阔的场景,包括旅游、环卫、物流、园区等特色场景,同时,打造全市统一的自动驾驶汽车服务管理平台,推动自动驾驶汽车运行数据上传;构建统一的智慧交通和智能网联数据底座,推广智慧化线路规划、交通执法和信控优化,为大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提供模板。
上海:测试范围进一步扩大
日前,上海市交通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划定浦东新区第三批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的通知》(下称《通知》),进一步扩大自动驾驶测试道路范围。
据介绍,此次划定的自动驾驶开放测试地面道路共583条、758.62公里。继2022年开放首批12条、29.3公里自动驾驶测试道路后,去年,浦东新区又开放了第二批自动驾驶测试道路,包含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域以及浦东申江路、沪南公路、两港公路等“南北科创走廊通道”,共205公里。随着第三批自动驾驶测试道路的开放,上海将进一步拓展自动驾驶的测试场景。
为加快推进“全球领先的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建设,规范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管理,遵循“一次许可、分步实施、动态管理”原则,上海分阶段、分批次开放自动驾驶测试道路,形成了“全车型、全出行链、全风险类别、全测试环节和融合新基建基础设施”的“四全一融合”自动驾驶测试场景布局。
2023年3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规定实施细则》发布,标志着浦东自动驾驶创新应用正式驶上了“法治道”,推动越来越多的无人驾驶智能网联车企业在浦东加速“开跑”。
此次发布的《通知》则提出,“按照城市道路及公路有关技术标准、开放测试道路风险改善建议,尽快完善开放测试道路相关标识、标线和路侧设施,抓紧接入开放测试道路视频监测系统及测试数据记录系统,为智能网联汽车上路测试及交通影响评估提供技术支持。常态落实开放测试道路养护巡查机制,并强化相关路段运维保障。”这些举措为自动驾驶“上路”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
深圳:“AI公交”驶上城市街头
拥有最新自动驾驶技术的“AI公交”正越来越多地驶上深圳街头。
自2024年8月启动首条自动驾驶公交线路试运营以来,深圳目前已实现首批4条“AI公交”线路常规化运营。据介绍,“AI公交”线路主要覆盖前海各大重点区域,乘客可通过“深巴出行”App免费预约。
2022年,《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出台,为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准入登记、使用管理、网络安全及数据保护、法律责任等全链条立法开了先河,成为我国首部对自动驾驶汽车进行立法的地方性法规。
作为AI技术在城市交通典型场景应用的创新实践,深圳“AI公交”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公共交通系统,集成了L4级无人驾驶系统,嵌入智能调度系统,融合了5G车路协同、多传感器融合感知、高精地图定位等前沿科技,能够实现毫秒级的路况响应与精准决策。
据介绍,“AI公交”在技术上兼顾了单车智能与车路协同,能够精准实现车道线识别、红绿灯信号识别、超车变道等复杂操作,为乘客带来科技感十足的出行体验。
未来,在福田等深圳各区,将会有更多的“AI公交”线路陆续开行,完全无需方向盘和驾驶员的下一代“AI公交”也将很快出现在深圳街头。(来源: 新华网)
5.旷视科技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蚂蚁集团、联想控股等
天眼查App显示,旷视科技近日发生一系列工商变更动作,引入多位新股东,包括蚂蚁集团旗下的上海云钊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联想控股旗下的西藏星帆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及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该公司实控人仍为印奇,唐文斌和杨沐等原始股东共同持股。
有媒体指出,蚂蚁集团、联想控股等此前已是旷视科技股东,此次并非新融资发生,而是旷视科技拆除为港股IPO而搭建的VIE架构。
2024年底,上交所官网显示,旷视科技IPO状态已显示为“终止注册”。旷视科技及其主承销商中信证券主动要求撤回科创板上市注册申请,原因是“基于对技术趋势、行业环境和自身战略选择的全面考量”。
上海证券报指出,这意味着旷视科技从2019年冲刺港股到2021年转战科创板,为期5年的上市之旅宣告结束。在IPO之前,旷视科技已经完成多轮融资,估值超百亿元,其投资方包括蚂蚁集团、淘宝中国、中银集团、工银资管(全球)、启明创投、纪源资本、阿布扎比投资局等。
6.商务部召开美资企业圆桌会 特斯拉等20余家企业代表参会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4月6日,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主持召开美资企业圆桌会。特斯拉、GE医疗、美敦力等20余家美资企业代表参会。
凌激表示,习近平主席在3月28日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充分肯定外资企业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精神,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多边主义是解决世界面临困难挑战的必然选择,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利用外资的政策没有变也不会变。商务部将一如既往为包括美资企业在内的在华外资企业提供保障,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积极推动解决外资企业问题诉求。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沃土。
凌激强调,近几天,美国以各种借口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滥施关税,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严重侵犯各国正当权益,中国政府对此强烈谴责,坚决反对,并已采取果断措施加以反制。中方反制措施既是坚定维护包括美资企业在内的企业合法权益,也是促使美国回到多边贸易体制的正确轨道上来。关税问题的根子在美国,希望美资企业追根溯源、澄清因果,发出理性声音,采取务实行动,共同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促进合作共赢。
与会企业代表表示,通过本次会议传递了积极信号,充分认识中国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3月28日重要讲话精神一以贯之,将及时向总部报告。会上,企业代表反映了当前投资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商务部相关司局负责人现场逐一回应。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