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一家位于东京的智库称,中国汽车和电池制造商在电动汽车相关专利的质量上正超越其日本和美国竞争对手,这为它们在面对美国关税威胁时通过技术许可获利提供了机会。
据三井物产全球战略研究所(MGSSI)的数据,中国公司如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持有的专利数量相对较少。然而,它们在技术影响力上得分较高,这一指标通过引用次数和专利剩余有效期来衡量。
MGSSI知识产权部门的高级经理Ryusuke Ishiguro表示:“中国企业的专利数量较少,但它们精心选择申请的专利。”
调查结果突显了汽车制造商可以利用知识产权许可来应对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提出的关税,而无需在美国新建工厂。将技术许可给本地制造商可以让专利所有者规避关税并获得专利使用费。Ryusuke Ishiguro表示,这些费用通常是产品价格的一定百分比。
MGSSI以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为例,说明在美国限制收紧的情况下,该公司正努力确保专利使用费。Ryusuke Ishiguro说:“已经出现这样的情况,即(中国公司)无法销售其产品,但可以赚取专利许可费。”
这家中国公司与美国福特汽车合作,在美国建设一座电动汽车电池工厂。据报道,通用汽车正在与日本供应商TDK洽谈购买其在美国建造的工厂生产的电池,该工厂预计将采用宁德时代的技术。
专利许可或许也可以帮助日本汽车巨头应对关税,据瑞银证券估计,这些关税可能超过3.5万亿日元(约合240亿美元)。Ryusuke Ishiguro表示:“日本汽车制造商必须找到另一种方式……(利用专利许可)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随着汽车制造商开发自动驾驶、零排放技术和软件密集型汽车,专利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Ryusuke Ishiguro说:“这些需要‘原本并非汽车行业开发的技术’,如无线技术、传感器和锂离子电池。在许多情况下,如果不与各公司合作,就无法创造新的服务和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专利变得重要。”
MGSSI报告称,随着公司努力应对延长电池寿命和性能的挑战,近期电池监测、充电和控制的专利数量激增,这影响到了驾驶范围和安全性。
MGSSI对来自中国、日本、美国、韩国、德国和瑞典的20家公司的电动汽车专利数量进行了排名。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汽车拥有最多的电动汽车相关专利,总计6135项。截至2024年11月,韩国现代汽车也以2250项此类专利得分较高。中国公司如宁德时代(263项)、比亚迪(828项)和华为(285项)排在后面。
然而,当专利按技术影响力评分时,排名差异显著。宁德时代以2.7分高居榜首,而平均分为1.0。其他进入前五名的中国公司包括华为和奥顿新能源,两者均得2.3分,比亚迪得分2.0分。(校对/李梅)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