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工信部发布《装备工业一司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公告,据介绍,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要汽车生产企业近60名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强调,汽车生产企业要深刻领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要求,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据了解,推进会邀请了19家车企及1家头部Tier1参会,讨论内容包括禁止扩大宣传规范技术名词,不能出现“自动驾驶”“智驾”等宣传名词,要按自动化分级标准使用“辅助驾驶”替代;禁用“代客泊车”、“一键召唤”、“远程遥控”等功能,禁止座椅平躺等。
进入2025年以来,多家汽车品牌开启了驾驶全面智能化升级,且车企为了宣传所需,普遍将L2级辅助驾驶当做L3级及以上的自动驾驶来宣传,如“智驾平权”“智驾版”等。随之而来的是,市场发生了多起因行车过程辅助驾驶失效导致的严重交通事故,受到了社会对“智驾”的广泛关注。
4月1日,国家应急管理部发文称,依据我国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国标,自动驾驶技术根据自动化程度的不同,被分为L0到L5六个级别。其中,L0级、L1级、L2级都只能称为辅助驾驶系统。目前,市售车辆提供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最多也只属于L2级。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