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17日,慕尼黑上海电子展(electronica China)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如期举办。国产CMOS图像传感器(CIS)巨头思特威(SmartSens,股票代码688213)与子公司飞凌微(Flyingchip)携旗下CMOS图像传感器及AI端侧SoC领域前沿技术参会,全面展现工业视觉、车载、智能手机、机器人及AI等多元化领域的创新应用。
2022年成功登陆科创板以来,思特威凭借技术积累与市场布局,不仅在全球安防监控领域夯实了无可撼动的话语权,还在智能手机、汽车电子、人工智能等多元化赛道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全球CIS赛道重要参与者。根据MarketsandMarkets预测,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预计在2024年价值206.6亿美元,到2029年达到296.2亿美元,2024年—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7.5%。在此背景下,经历了“缺货、遇挫、下调、回暖”产业调整后的CIS终于迎来战略窗口期,变得更加稳健和强大的思特威,开启了新一轮“最芯攻势”。
“猛攻”手机CIS,布局AI时代
4月18日,思特威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收59.68亿元,较上年同比增加108.8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93亿元,同比上升2662.76%!思特威在这份堪称“炸裂”的公告里强调,在智能手机领域,其应用于高阶旗舰手机主摄、广角、长焦和前摄镜头的数颗高阶5000万像素产品、应用于普通智能手机主摄的5000万像素高性价比产品出货量均同比大幅上升……
根据2024年年报显示,思特威智能手机业务营收规模已超过传统安防业务,营收占比高达55.15%,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支柱。这进一步验证了,在“多摄化”、“高像素化”行业趋势下,思特威CIS依托新技术在中高端旗舰机型市场“攻城略地”的上扬态势。
当前,思特威已推出系列化的全流程国产中高端手机CIS产品:以SC585XS为代表的手机CIS满足旗舰机手机专业影像需求;以SC532HS为代表的HS系列则在高性能与成本之间取得平衡,适用于更广泛的智能手机机型,提升主流智能手机主摄成像质感。
AI浪潮影响下,不仅手机领域重新成为CIS厂商的必争之地,伴随消费电子市场整体趋暖,AI PC、AI眼镜等终端产品也受到热捧。赛迪研究院研判,2025年全球AI终端发展将迎来AI终端形态变革、AI模型在端侧加速落地、“单品智能”向“万物智联”转变等三大趋势。
围绕AI PC图像传感器市场,思特威专注主摄与感知摄像头协同创新。在主摄产品布局上,推出SC521PC(5MP)及SC200PC(2MP),二者基于SmartClarity®-3技术,适用于视频会议、高清拍摄;在感知摄像头领域,提供超小尺寸全局快门图像传感器SC038MPC(0.3MP)与SC020MPC(0.16MP),可充分满足复杂光环境下人体检测、人脸识别的图像捕捉需求,同时适配AI PC待机常开场景。其超小的封装尺寸,契合AI PC超窄边框设计趋势。
在AI眼镜领域,思特威正积极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性能出色、高适配性的AI眼镜应用的CIS产品。据展台工作人员介绍,思特威面向AI眼镜应用的CIS产品1200IOT即将推出。
“感知之眼”爆发,助力汽车智能化
本届慕尼黑上海电子展,汽车电子显然是极具话题性的技术方向之一,各大企业纷纷祭出前沿技术与创新产品,以期重塑汽车半导体格局,驱动汽车产业加速迈向“新四化”。其中,被称为汽车“感知之眼”的CIS呈现爆发式增长,800万像素的车载CIS芯片甚至跃居汽车产业链最为紧缺的零部件。
面对这一变化,作为国内少数能够提供车规级CIS解决方案的厂商,自2021年起就进入车载CIS领域的思特威,提出了先进的、多样的解决方案。在展会现场的展示中我们看到,思特威车载(AT)系列图像传感器产品,覆盖1MP~8MP分辨率,适配车载影像类、感知类与舱内三大应用场景需求。”
面向ADAS前视、周视、环视等辅助驾驶摄像头以及舱内监控的市场需求,思特威为汽车制造商、Tier 1等汽车行业企业提供多种分辨率规格的高性能车规级图像传感器产品选择,以满足各类ADAS应用的产品升级和量产落地需求,譬如其最新推出的面向侧视、后视、环视等多种ADAS应用的3MP车规级图像传感器SC360AT。
此外,思特威还携手飞凌微带来多个车载端侧视觉组合方案的现场演示,包括舱内乘员监控系统(OMS)应用和驾驶员监控系统(DMS)应用:
舱内OMS组合方案,由飞凌微M1芯片搭配5MP车规级图像传感器组成。在该组合方案中,由图像传感器实时捕捉的高品质舱内影像信息,通过M1芯片内置的高性能暗光降噪和图像增强算法以及自研轻算力NPU的加速处理优化,实现影像画质的大幅提升,能为OMS应用及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应用提供清晰、可靠的实时舱内影像信息,助力舱内监控和信息娱乐系统的高效识别处理。
舱内DMS组合方案,集成飞凌微M1Pro芯片和2MP车规级全局快门图像传感器。该组合方案在图像传感器以及SoC内置ISP的双重驱动下,能够实现全局快门模式下动态范围的显著提升。同时,M1Pro支持运行DMS识别算法和结果输出,有效提升整体DMS系统的实时性,使辅助驾驶系统完成即时响应,从而保障驾驶安全。
据悉,思特威已通过AEC-Q100可靠性认证、IATF 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ISO 26262功能安全流程认证及产品认证,构建了完备的车规级芯片开发及管理体系,能够为车载客户提供性能与安全兼顾的车规级CIS产品,车载CIS产品已经成功应用于多家汽车制造商的项目中,包括比亚迪、上汽、广汽、东风日产、零跑等,且开始大规模生产。
工业机器视觉领域,四大方案齐出
工业长期占据图像传感器最大的市场份额,由于自动化、机器人和机器视觉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预计未来几年工业还将拥有图像传感器市场最高的复合年增长率。
在展区,思特威聚焦工业与机器视觉领域,展示了基于SmartGS™-2 Plus系列打造的、大靶面产品SC935HGS(9MP)、SC535HGS(5MP),它们具备高分辨率与出色成像性能,可满足工业检测相机及ITS智能交通摄像头等多元领域的高性能影像需求。
其中,SC935HGS搭载Lightbox IR®近红外增强技术,支持多种HDR模式,兼具高动态范围、高帧率、低噪声、无畸变等多项性能优势。针对智能交通应用的实际场景,可充分满足各类复杂条件下智能交通系统快速、清晰、准确、稳定的图像捕捉需求。最新消息,SC935HGS已于去年末接受送样,预计将在今年Q2实现量产;
SC535HGS是高性能工业级机器视觉应用系列新品,其集高量子效率(QE)、低噪声、高动态范围(HDR)、高帧率四大性能优势于一身,广泛适用于工业检测场景,确保无失真的成像和高速的图像采集性能,为高端工业机器视觉应用带来更精确、高效的视觉检测、质量控制和生产优化能力。
此外,思特威还展示了工业面阵1.3MP高性能全局快门图像传感器产品SC136HGS、16k线阵图像传感器产品SC1630LA。
SC136HGS作为1/2.7"大靶面尺寸背照式图像传感器,基于SmartGS™-2 Plus技术打造,搭载Lightbox IR®近红外增强技术,支持多种HDR模式,具备高感度、高动态范围、无畸变等多项性能优势,并针对快门效率、噪声抑制、高温性能等关键性能进行了全面优化,能够为自动导引车(AGV)、工业相机等多种工业机器视觉应用提供更精确、清晰、稳定的影像。
SC1630LA搭载SmartClarity®-3技术,提供黑白、彩色两个版本、32x模拟增益和DCG模式,集高量子效率(QE)、低能耗、低噪声、高行频四大性能优势于一身,适用于各种工业环境中,以高传输速度和高图像品质赋能全天候高端工业线阵相机。
安防“三连冠”,超星光级系列出新
据TSR统计,2020年和2021年,思特威均位列全球安防CIS出货第一;2022年,思特威凭借33.3%的市占率蝉联安防CIS市场全球出货量第一位,取得“三连冠”!显然,以安防CIS起家的思特威,依然保持着强悍的战斗力。
本届慕尼黑上海电子展,思特威将Star Light (SL) Series超星光级系列4MP图像传感器SC485SL作为安防领域的代表作,同参展观众见面。
SC485SL是一款1/1.8英寸大靶面尺寸背照式图像传感器,基于SmartClarity®-3工艺技术打造,搭载Lightbox IR®、SmartAOV™ 2.0等多项先进技术,具备高感度、高动态范围、低噪声、高温成像稳定与超低功耗等优势性能并支持全时录像(AOV)功能,以优异的成像表现,助力AI黑光全彩摄像头等智能安防应用的迭代升级。
据悉,SC485SL还是首颗搭载SmartAOV™ 2.0技术的图像传感器,在遇到事件触发时,可通过内置AEC(自动曝光控制)/AGC(自动增益控制)/AWB(自动白平衡)等功能来实现极速唤醒并以30fps的常规帧率进行录制;在无事件触发时,能以每秒1帧的超低帧率在低功耗状态下进行持续录制,从而实现7*24小时全天候录像。值得一提的是,SmartAOV™ 2.0技术与前代技术相比, 图像处理效果更强、快启时间优化,并且支持中断模式。
近年来,思特威持续发力高端领域,已陆续推出Pro Series全性能升级系列、AI Series高阶成像系列、SL Series超星光级系列等安防尖端产品组合,以迎接安防监控的智能化阶段。
就未来的产品规划,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思特威专注于深入挖掘客户多元需求,提供覆盖多种应用场景与功能需求的产品路线图,并且将持续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巩固现有安防、智能手机、汽车电子领域的市场份额,同时积极开拓新兴应用领域,在工业视觉、AI、机器人等方向更加有为!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