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咨询
  • 品牌营销
  • 集微资讯
  • 知识产权
  • 集微职场
  • 集微投融资
  • 集微企业库
搜索
爱集微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爱集微APP扫码下载
集微logo
资讯集微报告舆情JiweiGPT企业洞察
2025第九届集微半导体大会集微视频
登录登录
bg_img
search_logo
大家都在搜

高通孟樸:舱驾协同创新成汽车智能化关键支点 珍视与中国汽车产业的长期合作

作者: 张轶群 04-25 14:57
相关舆情 AI解读 生成海报
来源:爱集微 #高通# #上海车展# #车规芯片#
2.8w

作为2025上海车展的主题论坛之一,“2025汽车半导体生态大会暨中国车规芯片技术路演”于4月25日-26日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办。

本次大会由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和上海市国际展览(集团)有限公司指导,《中国汽车报》社有限公司、上海车展管理有限公司、汽车电子产业投资联盟联合主办,爱集微咨询(厦门)有限公司协办,旨在基于往届上海汽车展高水准、高规格、强阵容,搭建全球汽车半导体产业精英交流合作、成果展示的顶级平台。

在4月25日举行的“2025汽车半导体生态大会”上,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出席并发表题为《智能技术融合,重塑未来出行体验》的主题演讲,分享了高通对于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变革趋势的观察与思考。

AI与软件定义汽车推动产业变革

作为一家长期专注无线通信和智能计算的技术公司,多年来高通一直在推动各行各业的智能化、网联化升级。将前沿的技术从智能手机领域,高效地扩展至下一代智能终端,包括PC、XR和物联网设备以及智能网联汽车。

在过去二十多年里,高通始终在推动汽车产业的智能化转型。20多年前,通过为汽车提供 2G 连接解决方案进入汽车行业;10年前,高通开始布局驾驶辅助技术;而在4年前,骁龙座舱芯片的制程工艺,首次追平当年的旗舰手机芯片。

孟樸表示,从最初的车载连接,到如今覆盖座舱、驾驶辅助、终端侧AI的完整解决方案,高通正以先进的连接、强大的终端计算和持续进化的AI能力,助力汽车实现从“机械工程产品”向“智能终端” 的跃迁。

如今,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场由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电动化为转型提供了新引擎,而智能化正在成为重塑整车价值链的核心力量。

孟樸指出,推动汽车产业变革的两个关键因素愈发明显:一是AI,二是软件定义汽车。AI带来更加智能、个性化的交互体验,也在重塑驾驶辅助功能的开发方式;而软件定义汽车, 正在改变整车功能的构建与迭代路径,让汽车具备了持续进化的能力。

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原有的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正逐步向集中式计算架构演进。无论是更个性化的座舱体验、更复杂的驾驶辅助算法,还是不断迭代的软件服务,都对车端的计算能力、连接能力以及系统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高通打造的“骁龙数字底盘”,通过系统级平台,助力整车厂与生态伙伴加速构建面向未来的服务、应用与技术能力。

据孟樸介绍,骁龙数字底盘整合了高通在汽车领域积累的核心产品与技术,覆盖连接、智能座舱、驾驶辅助和车对云四大关键领域,全面支撑汽车智能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与多样化需求。高通的技术优势在骁龙数字底盘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车载网联和车对云,体现的是高通在通信和连接领域的深厚积累;而智能座舱和驾驶辅助,则更多地发挥了高通在AI推理、终端计算等方面的技术专长。

终端AI成汽车智能化关键支点

孟樸指出,随着生成式AI的快速发展,终端侧推理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边缘计算与终端侧AI,正在成为汽车智能化的关键支点。

过去, AI计算主要依赖云端。但对于汽车这种需要高实时性、高安全性、长时间在线的终端,仅靠云端显然不够。将AI推理部署在本地,是实现高效、安全体验的关键。在高通看来,汽车正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最具变革意义的智能终端。生成式AI要真正“上车”,必须依靠强大的终端侧AI能力,在本地完成处理、理解与推理,并与云端形成互补,才能兼顾性能、响应速度、隐私保护和能效表现。

高通的AI架构正是为此而生,通过提供业界领先的异构AI计算平台,集成CPU、GPU、NPU和专用AI加速单元,能够灵活应对不同场景的推理需求,大幅提升AI模型的效率与能效。

“AI正在让汽车‘变聪明’,但更重要的是,汽车开始变得‘更懂你’。举个例子,当你一上车,AI 就可以根据天气和你的日程,调整空调、天窗和导航路线。在车内,它能根据你的一句话,生成行程建议;也能通过视觉识别判断你是否疲劳,适时提醒你休息;在车外,它也在识别路况、理解交通语义,为你实时规划更优路线,甚至在你即将到达目的地前,主动帮你寻找可用车位。而要实现这一切,依赖的是终端侧AI推理能力、车内外多模态感知以及软件支持。目前已有多家领先车企在搭载骁龙座舱平台的量产车型中,正式推出了车端大模型功能,推动生成式AI真正落地车端,服务用户。”孟樸说。

芯片性能决定智能融合体验高度

对于智能网联汽车而言,始终连接并且拥有强大的信息娱乐、实时导航和扩展功能的数字座舱,将成为未来驾乘体验的核心。

从最早一代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开始, 骁龙座舱平台不断演进,迄今已历经四代技术升级。如今,骁龙座舱平台不仅支持生成式AI、多模态交互和个性化服务,更在去年10月迎来全新一代——骁龙座舱平台至尊版的发布。

据孟樸介绍,自2023年起,全球已有超过149款车型正式上市,搭载骁龙座舱平台,覆盖从豪华旗舰到大众市场的多种车型层级。

随着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正在成为越来越多车型的标配功能, 这对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和计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系统需要同时处理来自车身多个摄像头和雷达的大量数据,快速完成环境感知、风险判断和驾驶决策。高通Snapdragon Ride平台作为先进、可扩展的一站式解决方案,集成了AI加速器、图像处理引擎、专用安全模块和配套的软件栈,能够实时处理多种传感器数据,并支持汽车快速完成驾驶决策。

孟樸指出,在先进驾驶辅助系统越来越成为标配功能的今天,高性能半导体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高通希望通过Snapdragon Ride平台,成为推动这一进化过程的关键技术引擎。

在去年骁龙峰会上,高通发布了全新的ADAS平台——Snapdragon Ride平台至尊版。新平台采用了专为汽车定制的 Oryon CPU,处理速度与前代顶级平台相比提升至3倍。可以同时运行多种类型的传感器,支持运行大型端到端Transformer等算法,为未来的汽车带来性能、效率、安全和智能的提升。

孟樸介绍,随着至尊版平台的加入,高通现已构建起完整且可扩展的Snapdragon Ride平台产品组合,能够覆盖从入门级到高端车型的多样化需求。整个SoC产品组合采用统一的软件底层架构,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可复用性,使汽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能够以更便捷、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加速系统架构转型;同时,也为生态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基础,有效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加快推向市场的速度。

孟樸进一步指出,在下一代汽车系统架构中,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是:驾驶辅助、智能座舱、车载连接等多个功能域正在融合,通过统一的计算平台协同工作。这一趋势也推动了舱驾融合的发展。要实现这样的融合体验,需要车内多个软硬件模块之间高效协同,包括操作系统、软件框架、传感器、AI 算法等。半导体芯片的性能决定了智能融合体验的高度,而这也正是高通持续推动的方向之一。

骁龙数字底盘已支持近60个中国汽车品牌

凭借高算力、高能效、灵活可扩展、软硬件一体化等优势,高通的汽车解决方案受到众多中国合作伙伴的青睐,高通也非常珍视与中国汽车产业的长期合作。

自2021年以来,骁龙数字底盘已支持近60个中国汽车品牌,推出超过160款车型。其中,包括 Snapdragon Ride Flex在内的Ride平台,正在助力超过30家中国汽车品牌和一级供应商打造先进的驾驶辅助和舱驾融合方案。

“我们相信,只有生态共建,才能让技术真正落地;只有协同创新,才能让智能体验不断演进。在与全球客户的深入合作中,我们收获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这正是生态协同的独特价值所在。特别是在中国,我们的合作伙伴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始终走在技术和用户体验不断突破的前沿。”孟樸说。

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许多参展企业都是高通汽车生态“朋友圈”的重要合作伙伴,共同展示了基于骁龙数字底盘的最新成果,也充分展现了汽车智能化发展的强劲势能。其中,零跑汽车带来了多款搭载骁龙平台的智能车型,包括全新亮相的B10,以及B系列首款轿车B01的全球首秀。德赛西威也在车展期间与高通联合宣布,共同打造面向全球市场的一系列组合驾驶辅助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博泰车联网携手高通打造的新一代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也基于骁龙座舱平台至尊版正式亮相。

孟樸强调,高通将继续携手产业生态各方,以领先的汽车技术平台,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落地与普及,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安全、更智能、更具个性化的出行体验。

责编: 爱集微
来源:爱集微 #高通# #上海车展# #车规芯片#
分享至: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相关推荐
  • 高通卖手机晶片,联发科靠平板抢市

  • 高通Q3财报:非手机业务营收亮眼,重返数据中心市场,CEO点赞“中国速度”

  • 2025 ChinaJoy骁龙主题馆盛大启幕,全芯热爱开启夏日数字娱乐狂欢

  • 从芯出发、共创生态,骁龙释放移动游戏无限可能

  • 高通手机芯片销量低迷 业绩不如预期

  • 高通亮相2025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携手生态伙伴,共迎5G+AI“向实”发展新机遇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

提交内容
    没有更多评论
张轶群

微信:zyqjordan23

邮箱:zhangyq@ijiwei.com

集微网记者,关注IC产业,深度报道、企业报道


1845文章总数
536.6w总浏览量
最近发布
  • 荣耀Earbuds开放式耳机:打造悬浮感佩戴新体验

    07-09 12:09

  • 荣耀手表5 Ultra:匠心旗舰 守护健康

    07-09 11:37

  • 《BOE解忧实验室》第四季:8月13日北京卫视开播

    08-07 14:06

  • 小米开源声音理解大模型MiDashengLM-7B

    08-04 23:03

  • 乘联会崔东树:2025年乘用车行业促销与降级均回归理性

    08-04 21:31

最新资讯
  • 汇通能源拟1.95亿元获得兴华芯7.43%股权,入局半导体光罩

    1小时前

  • 成都华微发布超低功耗RISC-V MCU

    1小时前

  • 德赛西威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5.82%,加强AI 技术作为核心支撑

    2小时前

  • 洁美科技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降18.8%至9849万元

    3小时前

  • 劲拓股份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大客户订单取得突破

    3小时前

  • 四度蝉联中国品牌500强,国科微用AI赋能品牌价值持续攀升

    4小时前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

集微logo
网站首页 版权声明 集微招聘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rss订阅

联系电话:

0592-6892326

新闻投稿:

laoyaoba@gmail.com

商务合作:

chenhao@ijiwei.com

问题反馈:

1574400753 (QQ)

集微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集微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集微app

APP下载

Copyright 2007-2023©IJiWei.com™Inc.All rights reserved | 闽ICP备17032949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50200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