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2G即将清频退网”,是真的么?

来源:虎嗅 #2G#
2.7w

有朋友向我求证,最近很多消息说中国移动“2G即将清频退网”,这是真的么?

我告诉朋友,这又是假消息。

溯源之后,发现这次是中国移动计划建设部发布的一份文件在网上传播,里面提到了“2020年底前停止新增2G物联网用户”,于是有人由此解读,认为是中国移动即将进行2G清频退网。

近几年来,关于2G清频退网的呼声此起彼伏,从长远来看,GSM退出历史舞台确实是大势所趋。中国移动的2G网络选用的是GSM制式,占用了优质的900M频段,从纯技术角度来看,似乎清退资源利用率相对低的2G网络也更合理。

然而,如果仅从技术角度,甚至仅从通信技术角度揣度运营商的思路,就很容易形成误判。

电信运营商的核心是运营,很多问题的分析和决策不能只单纯考虑技术因素,要兼顾商业策略、运营管理体系、存量客户服务以及等多重因素。从停止发展2G物联网,再到彻底的2G清频退网,虽然有一定的关联关系,中间会隔多少年,目前很难说清。

历史上多次发生过的经验和教训表明,貌似合理但实际错误的判读,会给产业链带来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把大象关进冰箱需要三步:第一步打开冰箱门,第二步把大象关进去,第三步把门关上。

同样,2G清频退网也需要三步:第一步停止发展2G用户,第二步把存量客户转到其他网络上,第三步把剩余的客户清理干净,2G清频退网,设备下电入库。

那么,中国移动走到哪一步了?

停止新增2G物联网用户,只是第一步,也是最简单的一步。

今天,我们先回顾下2G物联网的发展,尤其探讨下为什么中国移动的2G物联网这么特殊。

2G吹响了移动通信进军物联网的号角

如今,基于移动通信的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场景越来越多,众多企业和资源投入到了物联网产业里。大家都在谈NB,谈LoRa,谈5G……

还有多少人记得:当初在电表上插了张SIM卡,能用GPRS远程抄表,就已经是非常先进的电力数字化解决方案了。

蜂窝移动通信从第一代模拟移动电话走向第二代数字移动电话,是上个世纪末发生的。这个阶段里,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促成了全球范围的2G大发展。

从通信技术的角度看,以GSM为代表的2G网络基本满足了人类在语音业务上所需要的全部功能。同时,由于同期互联网的发展,2G也逐渐将话音和数据分别处理,打通了后续移动通信发展演进的路径。

回看移动通信技术演进史,最早的GSM数据通信是电路交换数据(CSD)。但是,CSD是用话音链路进行数据传输,速率低成本高,挂在线上即使没有数据传送也要按照资源占用的情况收费,所以,在CSD的基础上,GSM逐渐发展出了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这也是整个移动数据通信业务的起点。

无论是GPRS,还是后来的EDGE(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技术),都是GSM的技术标准,是2G网络的一部分。

而这些专用数据通信技术,是物联网领域最初的移动通信解决方案。

顾名思义,物联网是实现物与物以及物与人的泛在连接,要以建立数字化的连接点为基础。虽然2G的数据通信速率比较低,也有很多局限性,但它承载数据通信,促使更多的连接点接入通信网络,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连接的便利性,并且在特定场景下大幅降低了连接成本,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物联网的发展。

随着技术发展,不断出现新的移动通信技术,有新的网络投入运营,其中不少创新更适合发展物联网业务。可是中国移动并没有完全按照技术演进的节奏,用最先进最合理的移动通信技术来发展物联网,大量的物联网业务还是由2G网络承载。

那么中国移动这么大量的2G物联网业务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为什么中国移动不走寻常路?

中国移动发展2G物联网的第一次浪潮

在2G时代,中国移动是当之无愧的业界龙头企业,高举“服务与业务领先”大旗,引领产业不断创新,把2G网络支持的各项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

比如,在个人通信领域,把WAP、k-JAVA等技术创新和移动梦网产业生态建设整合在一起,形成了各种增值业务。

而在物联网领域,不仅有了数百万的物联网客户,还孵化出了远程抄表、电梯预警、车辆监控等成熟的应用场景,在网络仅具备低速移动数据通信的情况下,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

到了3G阶段,由于独特的考虑和选择,中国的运营商最终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之路。

尤其是采用TD-SCDMA标准的中国移动,要借助自身各方面的优势和积累的资源,承担发展中国主导的技术标准之产业重任,所以中国移动的很多发展模式和遇到的问题,也是全球独有的,这决定了它的2G物联网业务,具有了特殊的地位与意义。

一般来说,运营商倾向于采用成熟的通信技术,搭建网络后提供业务后通过运营来获取收益,技术和业务创新的驱动力来自于国际标准化组织以及设备供应商。

但是中国移动发展TD时,情况是反过来的,很多业务和运营侧需要的技术和网络能力,TD产业链还一时不能供给上,怎么办?

一方面,中国移动反哺产业,发挥产业领导者的主导作用,在实践中提出对通信技术甚至标准的改进意见,推动供应商和技术标准的持续完善,拉动TD产业链的合作伙伴加速发展成长。

甚至为了带动TD的发展,中国移动自己下场搞研发。国内首家运营商设立的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研发机构——中国移动无锡物联网研究院,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成立起来的。

另一方面,新网络条件不具备,就在原有的2G网络上挖潜,通过调整应用场景和需求,或者靠应用来修补,减少和避免网络不成熟带来的负面影响。

虽然把原本支撑个人话音业务的2G网络,扩展到支撑物联网,加大了2G网络的负荷,这并非长久之计。但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这却是中国移动最合理的行为。

而且,客观来说,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对于已经在个人用户市场上占据绝对领先优势的中国移动来说,物联网也为它打开了巨大的创新空间,并提高了网络利用率和收益。

在此期间,是中国移动发展2G物联网的第一波浪潮,各地风起云涌开展的物联网业务,大部分落在GSM网络上。

中国移动发展2G物联网的第二次浪潮

虽然中国的3G发展之路与众不同,但全球的移动通信仍按照既定的节奏往前走,从3G向4G的演进相对比较顺利。

2013年12月,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发布了4G牌照,移动通信在中国也进入了4G时代,这一次我们基本和全球同步。

众所周知,2G网络主要支持话音业务,3G话音与数据并重,电路域和分组域各有发展路径,4G更是干掉了独立的电路域,把全部精力和资源都投入到分组域。

这也就是说,4G是专用的移动数据通信网络。

通过VoLTE的方式,它把原本由电路域承载的话音业务,也转变成为数据流,从而彻底抛弃了传统的电路交换语音网络。

这也是在4G尤其是VoLTE成熟以以后,2G清频退网呼声渐起的原因所在。

但在物联网领域,情况却并没有那么简单。

从3G到4G,伴随技术发展与网络融合,电信运营商们面临的最大威胁,已经从行业内部的相互竞争,转变为互联网等“OTT”企业的降维打击。

在新的竞争形势下,为了满足物联网的产业所需要的低功耗、低成本等特性,运营商的物联网业务,也逐渐发展成为了独特的专网,甚至打破传统的属地化运营体系,通过全国集中的方式进行物联网专网建设,以谋求与互联网企业类似的快速响应能力。

比如中国移动的物联网专网,就是依托4G网络,全国集中建设的,它同时具有以下特点:

1. 拥有独立的号段(147),号码位长为13位(个人用户是11位);

2. 核心网由集团公司在集中化基地统一建设和管理;

3. 由中国移动物联网公司(2010年在重庆成立)集中运营。

用集中的物联网专网以互联网化的方式发展物联网业务,中国移动在物联网的布局是很清晰的,而且也是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的。

然而,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新发展的物联网客户,依然使用着11位的人联网号码,甚至是2G的物联网卡?

其原因在于:在利益和压力的驱动下,各地企业将物联网业务作为业务增长点和发展重点,都非常关注物联网业务的规模化发展。

然而,物联网专网采用集中方式统一运营,在资费标准、商业模式、合同条款等方面对一线的个性化需求响应能力较弱。如果客户不认同物联网专网统一定义的规则,一线自己能控制和定义的人联网网络反而更容易快速响应客户,发展业务。

同时,2G网络使用的是低频段,覆盖效果好;而在4G发展前期,覆盖难以达到2G的密度,如果客户需要覆盖的位置恰好没有4G覆盖,或者4G覆盖存在一定的盲区,2G就成了唯一可选的网络。

客观来说,物联网专网的建设和发展还是很快的,但是当网络能力跟不上市场需求,运营规则无法满足一线诉求的时候,靠什么来发展物联网业务呢?难道干瞪眼看着市场被抢?

在此期间,是中国移动发展2G物联网的第二波浪潮。各地风起云涌开展的物联网业务,标准化的大规模的企业客户发展跑在物联网专网上,而碎片化、属地化发展的物联网业务中,很多对个性化和灵活性有特殊的要求,这样的业务如果4G网络一时难以支持,就继续由GSM网络搞定。

停止发展2G物联网需要一定条件

如今已经进入5G时代。相对于以前的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5G无论是在无线侧还是核心域,都更多地考虑到了物联网的需求场景和技术特性。

那么,在通信网络不断演进的情况下,还需要再发展2G的物联网么?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在3G和4G时代,2G物联网依然在不断发展,既有其历史原因,也存在市场的合理性。

其一,是集中化运营不能满足一线拓展业务时对灵活性和自主性的要求;

其二,是网络覆盖程度不能满足客户需要,专门做覆盖的话,经济效益又比较差。

这些,都是省公司和一线实实在在面对的问题。

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还要继续压任务,而2G网络的低速数据通信还可以满足物联网客户的连接需求,如何完成现有2G网络的物联网用户清退?谁又能确保2G网络上不会有新增物联网客户?

而如果这两步都没有完成,2G的清频退网又从何谈起?

所以说,如果真要做到不再发展2G物联网客户,就需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想办法。

在供给侧,就是要做提升物联网专网在运营方面的能力,优化物联网专网与一线营销服务部门的协作流程,尤其是对属地化运营的支撑能力;就是要加快4G和5G的发展,引导和调整更多的存量物联网客户由2G转到4G、物联网专网和5G上来,减轻2G网络的压力。

在需求侧,就是要提升物联网业务的需求标准化程度,科学发展物联网业务。面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有的时候需要对客户进行引导,有的时候需要与生态合作伙伴联合。

客观来说,一线也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合理、都要满足,如果能进一步精细化管理,企业的效益还能进一步提升。

理论上都明白网络演进的必然趋势,都认可2G已经发展到中后期,未来会像模拟网一样告别历史舞台。

但是在现实操作中,如果不解决实际问题,那么无论上面出什么政策,下面就会有相应的对策,短期自身获得安全,长期企业沉积风险。

停止发展2G物联网的策略能否执行,很大程度会影响中国移动2G的生命周期,影响未来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经营结果。

责编:
来源:虎嗅 #2G#
THE END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