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朱西产教授在腾讯汽车《车市热议+》直播栏目中,对新势力造车企业“蔚小理”(蔚来、小鹏、理想)未来三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他认为“蔚小理”三家企业在三年内均无法独立存活,存活率为0,需要尽快兼并重组合作。
朱西产教授指出,蔚小理需要建立企业管理体系,注重学习但不能盲目照搬。他举例比亚迪坚持磷酸铁锂路线,最终与特斯拉各占半壁江山,这就是战略定力的体现。他认为蔚来的换电模式虽有争议,但仍需坚持,问题在于技术创新不足导致成本高,而非换电本身。
他进一步指出,未来三年内车市淘汰赛中,蔚小理可能一家都剩不下。原因在于,年产量达不到200万辆的车企,由于体量太小,研发费用过高,可能会活不下去。其核心逻辑是,汽车是规模化经济,只有一定规模化才能均摊成本,包括研发成本、生产成本,供应链成本,以及营销成本等等。而如果本身量不大,但是每年又要投入高额的研发费用,结果就是导致单车研发成本过高,企业陷入卖一辆亏一辆的状态。
然而,这一观点遭到了一些业内人士的反驳。他们认为,200万的规模并非就是蔚小理的绝对“生死线”,这是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产品定位和经营模式决定,像理想和零跑年销几十万就能盈利。同时,他们也指出,保证一定规模的基础上,要建立自己的技术护城河,防止技术优势被供应商取代;要有战略定力的同时还要战略正确。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